冤冤相报何时了

从阿以冲突到巴以冲突,从巴解组织到哈马斯

2023-10-13

中东巴以地区地理概况

1. 最新情况

1.1 巴勒斯坦加沙地区的哈马斯组织发动对以色列的突袭

2023年10月7日清晨,控制着巴勒斯坦加沙地区的哈马斯组织突然发动袭击,发射(据称)5000余枚导弹攻击以色列,并派出武装人员突破加沙和以色列隔离墙实施地面攻击,据初步统计打死至少150多人,打伤一千余人,并劫持约150人作为人质带回加沙。

袭击情况

袭击情况

部分巴勒斯坦人庆祝突袭

1.2 以色列的回应和反击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当天立即作出回应,称国家进入”战争状态”,威胁”敌人将付出前所未有的代价”。

以色列的第一轮反击是对加沙发动空袭,据巴勒斯坦方面称,以色列的袭击导致至少230人死亡,1800人受伤。

1.2 以色列的回应和反击(续)

随后以色列进一步升级了军事行动,在加大空袭的同时:

10月9日,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宣布”全面封锁”加沙地带,实行”不给电、不给吃、不给油”政策,供水也被中断。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此提出批评,世界卫生组织(WHO)促请紧急建立走廊,让人道主义人员与医疗物资进出。

10月13日清晨,以色列国防军要求加沙城所有巴勒斯坦平民为自己安全着想,在24小时之内撤离至加沙地带南面。

1.2 以色列的回应和反击(续)

联合国”强烈呼吁”以方收回该命令。一名发言人称,这等同于要约110万加沙城居民撤离——相当于加沙总人口的一半——加沙巴勒斯坦人无法彻底服从命令。

哈马斯一方以”虚假的政治宣传”来形容以方的命令,并促请加沙民众不要离开,称离开家园后就再也回不来了。

形势所迫,加沙地区北部的居民不得已开始南撤,但其实南部也没有他们的离足之地,上百万人在相当长的时期里难以避免流离失所的局面…

后续如何进展还未可知…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阿以冲突和巴以冲突,五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和加沙,巴解组织和哈巴斯等这些名词和概念以及背后的故事。

2. 犹太复国运动 (Zionism ~ 锡安主义)

2.1 3000千年前的犹太人和以色列国

根据《圣经 • 旧约》的记载,以色列的先祖在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寄居400多年,直至公元前14世纪,由于在埃及帝国受到迫害,以色列人在摩西带领下离开埃及,过约旦河来到迦南定居,此时迦南仍为埃及新王国的附庸国。以色列人称迦南是上帝许诺他们的”应许之地”。他们在大约公元前1000年左右建立了以色列国,后来分裂成北边的以色列王国和南边的犹大王国。这两个国家存续了大概两三百年后,后来分别被亚述帝国和巴比伦王国灭国。

2. 犹太复国运动 (Zionism ~ 锡安主义)(续)

2.2 大流散

古以色列国灭国以后,该地区的以色列人以及其他民族分别被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统治。直到公元135年,犹太人起义被镇压,罗马人于是把所有犹太人都驱逐出该地区,并将该地区重新命名为巴勒斯坦。自此,绝大多数犹太人开始了近二千年的大流散,散居世界各地,但主要还是在欧洲。只有少数的犹太人躲在巴勒斯坦的山区,后来一直留在该地区。

2. 犹太复国运动 (Zionism ~ 锡安主义)(续)

2.3 犹太复国运动

几百万的犹太人在世界各地大流散,如果是一个没有宗教没有文化的民族,估计早就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但犹太人强烈的宗教意识,使他们在几千年中仍然保留自己的文化、历史、传统、宗教,这就为二十世纪的复国创造了条件。

犹太复国运动兴起于19世纪,这主要是对欧洲以天主教为首的社会中对犹太人歧视、排斥甚至迫害的一种反应。反而在阿拉伯和北非地区的犹太人能和当地人和睦相处。于是陆续有犹太人返回到原来的迦南地区,或者开垦荒地,或者赎买当地居民的土地定居。

2.3 犹太复国运动 (续)

从最初的定居,逐渐产生了建立独立自主国家的愿望,锡安主义的政治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犹太人为主要民族的国家,而不是像他们侨居各国家中作为少数民族一样。在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迫害达到惨无人道种族灭绝的程度,犹太复国主义也就达到了高潮。

3. 巴勒斯坦地区

3.1 阿拉伯伊斯兰化

犹太人大流散以后,巴勒斯坦地区陆续被罗马帝国、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欧洲的基督教和蒙古第三次西征时也染指过该地区。但因为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两个伊斯兰帝国统治时间长达千年一直到二十世纪,这个地区逐渐阿拉伯和伊斯兰化。

3.2 英国殖民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崩溃,英国占领了巴勒斯坦地区。1920年巴勒斯坦正式成为英国的保护地区。1923年5月26日在巴勒斯坦的东部约旦王国成立。但是从古以来,并没有一个叫巴勒斯坦的国家,巴勒斯坦一直只是一个地区概念,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地区建国的问题才被提上议程。

4. 巴以分治: 联合国1947年181号决议

联合国大会181号决议:于1947年11月29日在联合国大会通过,提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两个国家,一个是犹太国,另一个是阿拉伯国。并提出在耶路撒冷成立耶路撒冷独立个体,由联合国治理。

这是一个埋下了今后不断冲突和矛盾的决议:

不公平,以色列人少地多

一个国家被分成了好几块,不利于治理

没有得到阿拉伯世界的支持,一个也没有

5. 阿以冲突:五次中东战争

根据联合国181号决议,1948年5月14日英国终止对巴勒斯坦的托管,第二天,即5月15日,以色列宣布建国。但阿拉伯世界不予承认,巴勒斯坦国也一直没能建立。

以色列

以色列

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

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年5月15日~1949年3月10日)

1948年5月14日午夜,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结束,而在当天早些时候,以色列发表了《以色列独立宣言》。5月15日上午,埃及、外约旦、叙利亚和伊拉克组建的远征军进入巴勒斯坦托管地领土。远征军控制了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地区,并袭击了以色列军队和几个犹太人定居点。1947-1948年巴勒斯坦托管地内战转变为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冲突。此后10个月的战斗主要发生在巴勒斯坦托管地和西奈半岛以及黎巴嫩南部,中间有几个休战期。

第一次中东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战争以以色列的胜利而告终,以色列国控制了181号决议划定的的犹太人国家领土以及阿拉伯人国家的近60%的领土。外约旦控制了巴勒斯坦托管地的剩余部分并将其吞并,埃及军队控制了加沙地带。1948年阿拉伯-以色列战争引发了整个中东地区人口结构的重大变化。大约有70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逃离或被驱逐出巴勒斯坦,这些人成为了巴勒斯坦难民。在战后的三年里,约有70万犹太人移居以色列。在战争期间和战后不久,约有26万犹太人从阿拉伯世界移居以色列。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年10月29日~11月7日):苏伊士运河危机

第二次中东战争,起因于1956年7月埃及政府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而此前该运河英国和法国各占41%和52%的股份。于是英国和法国利用以色列和埃及的矛盾想重新夺回运河所有权。以色列在英法的支持下于10月29日不宣而战,随后英法也加入以方,三国一度侵占了加沙地区和西奈半岛以及运河区,后来在美国、苏联和中国的强力干涉下,11月7日双方停火。战争结果没有达到英法的目的,运河被埃及政府收回国有。

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年6月5日~6月10日):六日战争

1967年6月5日开始,共进行了6天,于6月10日结束。埃及、约旦和叙利亚联军被以色列彻底打败,是20世纪军事史上最具有压倒性结局的战争之一。以色列占领了埃及控制的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原由约旦控制的约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旧城、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基本控制巴勒斯坦全境。

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10月6日~10月26日):赎罪日战争

起源于埃及与叙利亚分别攻击6年前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战争的头一至两日埃叙联盟占了上风,但此后战况逆转。至第二周,叙军退出戈兰高地。在西奈,以军在两军之间攻击,越过原来的停火线苏伊士运河,直到联合国停火令生效为止。

第四次中东战争(续)

第四次中东战争失败后,埃及基本上失去了武力战胜以色列的信心,启动了与以色列的和平谈判。在美国的斡旋下,埃以双方于1978年签订《戴维营和约》,1979年签订《埃以和约》,以色列归还这西奈半岛,埃及正式承认以色列国,成为第一个正式承认以色列的阿拉伯国家。

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6月6日~9月29日):黎巴嫩战争

1982年6月3日,以色列驻英国大使阿尔戈夫在伦敦遭到来自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敌对的阿布·尼达尔组织的枪手枪击,身受重伤。以色列随即以该事件为借口于6月6日出兵黎巴嫩,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叙利亚军队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几天时间就占领了黎巴嫩的南半部。最后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叙利亚军队撤出黎巴嫩告终。

五次中东战争后的领土变迁

6. 从巴解组织到哈马斯

巴解组织的诞生

两次中东战争后,阿拉伯国家不仅没有把以色列从地图上抹掉,反而让以色列扩大了地盘。这时埃及为了组织起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反抗以色列的运动,提议成立代表巴勒斯坦的组织。1964年1月,第一次阿拉伯国家联盟首脑会议在埃及开罗召开,会议决定组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64年5月28日,400多名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国家的代表在耶路撒冷举行巴勒斯坦人国民大会,宣布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被阿拉伯国家联盟首脑会议承认为巴勒斯坦人的唯一合法对外代表。

巴约冲突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全境,位于原约旦河西岸的阿拉伯人成了难民,被约旦收留。这部分难民主要受巴解组织领导和控制,成为约旦的国中之国,无视当地的法律和法规行事,甚至两次试图暗杀侯赛因国王,最终导致他们与约旦皇家军队在1970年6月发生直接冲突,最后在以色列的协助下,巴解组织和大部分难民被赶出了约旦,前往黎巴嫩。

黎巴嫩内战

巴解组织到黎巴嫩南部后,在邻居叙利亚的支持下继续从事反以斗争,不断袭击以色列。导致了以色列以及黎巴嫩天主教势力的不满,爆发内战,一方是以色列武器支援的天主教民兵,一方是得到叙利亚武器支援的巴解组织,一直作战到1981年沙龙武装干涉黎巴嫩前,双方共有4万准军事人员战死,平民死伤则不计其数。黎巴嫩由昔日中东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一度变成1990年代满目疮痍的贫穷国家。

从武装斗争到和平谈判

1982年6月以色列对黎巴嫩发动入侵,迫使巴解撤出贝鲁特,分散到阿尔及利亚、约旦、伊拉克、突尼斯等8个国家,巴解组织总部迁到突尼斯。1994年迁回巴勒斯坦自治地区。这期间,巴解组织开始把重点放在政治和外交斗争上,反对采取恐怖主义手段,争取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从武装斗争到和平谈判

经过与以色列国政府的秘密谈判,1993年8月20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在挪威奥斯陆经过会晤后达成了一些共识。9月13日,双方在美国白宫草坪签署了被称为”奥斯陆协议”的《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但2年后拉宾遇刺身亡以及巴勒斯坦极端分子对以色列国发动的恐怖袭击使得奥斯陆协议的执行被无限期推迟。

哈马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组织

1987年,以色列占领的巴勒斯坦地区爆发第一次大起义,哈马斯在这次起义中崛起,是一个宗教、政治、军事混合组织,属伊斯兰教逊尼派,麾下有自己的准军事武装”卡桑旅”,主要于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及卡塔尔等中东地区活动。其宗旨是成立一个巴勒斯坦,主张的领土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范围,有时候承认以色列,有时候宣称绝不承认以色列,但总体上主张的领土范围以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前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边界为基础。这也是我国以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主张,以色列原则上也以1967年之前的边界为其底线。

哈马斯的抵抗运动(恐怖袭击)

哈马斯在以色列占领区经常组织和策划反对以色列的示威、武装袭击和恐怖活动,并制造自杀性爆炸事件,绑架或暗杀以色列居民,截至目前,哈马斯被以色列、美国、加拿大、欧盟、英国和日本所定论为恐怖组织。而伊朗、土耳其、中国、多数阿拉伯国家(如埃及、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等)、俄罗斯和联合国则承认其抵抗组织的定位。

哈马斯和巴解组织的内部争斗

由于巴解组织经过长期的斗争没有取得实质进展,渐渐倾向于和平解决争端,这使持更极端观点的巴勒斯坦人不满,导致了哈马斯的突起和做大,成为巴勒斯坦人中更受支持的一支政治力量。2006年1月26日,哈马斯在巴勒斯坦第二次立法委员会选举中获得132个席位中的74席(56%),远远超过其他党派,法塔赫仅获45席(34%)。3月28日,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宣布,哈马斯提交的新政府组建方案获得通过。2007年,巴勒斯坦内部爆发内斗,哈马斯与法塔赫经过一系列冲突分裂为两个政权,分别为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以及巴解控制的约旦河西岸。

哈马斯2023年10月7日发动的最新一次恐怖袭击

第四次中东战争,也就是赎罪日战争50周年之际,哈马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发动了规模空前的恐怖袭击,开始了本次巴以之间新一轮冲突。

7. 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区

西岸与加沙

西岸与加沙

隔离带

隔离带

8. 难以下结论的结论

8.1 历史、文化、民族、宗教问题交织,很难简单判定谁对谁错

8.2 互有过激甚至恐怖行为,弱势的巴勒斯坦主动发起的袭击尤其是恐怖袭击更多,但以色列的报复行动往往更激烈,不仅有更多平民伤亡,同时带来更多的领土占领。

8.3 坚决反对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和对居民区的无差别轰炸

8.4 期待和祈祷双方能有勇气和智慧解决百年争端和难题,避免更多的伤害、仇恨

End

谢 谢!